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说说索泸河畔五个“仓口”的来历

    信息发布者:ljz123
    2019-01-10 16:01:47    来源:春风得意的马蹄疾   转载

    村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,村名是历史的活化石,每一个村名都蕴含着诸多的历史文化信息。对村名、地名由来的考察和研究,是弘扬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,也是文化工作者的时代担当。   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题记


    枣强村名研究之三十三:

     

    家住官府粮仓旁

    ——说说索泸河畔五个“仓口”的来历

     

    马金江


    一:五个仓口的现状


    在枣强县城正北5公里处,衡(水)大(营)公路和索泸河以东,座落着五个叫“仓口”的村。他们是:张仓口、付仓口、刘仓口、北仓口、单仓口。这五个仓口都属马屯镇管辖。2006年的基本情况分别是:张仓口有381户,1379人,3752亩耕地;付仓口有149户,646人,1038亩耕地;刘仓口有277户,960人,2085亩耕地;北仓口有297户,1201人,3300亩耕地;单仓口有324户,1443人,2990亩耕地。五个村都是地势平坦的农业村。

    说到村名的由来,还得先从古代封建政府的仓储制度说起。


    二:古代仓储制度


    古代粮仓分三类:一是常平仓,又叫官仓。是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、储粮备荒,以供官需民食而设的粮仓。它起源于战国时魏国的李悝(kui),谷贱时政府收储,避免“谷贱伤农”;谷贵时平价售出,避免“谷贵伤民”。历朝有置有废。二是义仓。历史上隋代隋文帝始设,是历代封建政府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。因为粮食由民间捐输且储之里巷,以备凶年,故曰“义仓”。三是社仓,古代民间为防灾荒而设置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粮仓。多设于乡社,故名“社仓”。与义仓既相似,又有别。

    宋、金、元都曾命州县置仓(即常平仓),并专设仓官三人,后皆名存实亡。明代,洪武三年,曾命名州、县设置预备仓,并多了赈济、借贷功能,取代常平仓,后也驰废。清代曾规定,州县设常平仓、市镇设义仓、乡社设社仓,以互相区别。但到咸丰、同治时期,所有仓储都仓厫久祀,无一粟之存。

    再说说官仓的管理与规模。明清州县的义仓,设于乡社。一般以十五里设一,一县设十余座。每座义仓瓦仓二间,仓夫房一间,仓门一座。缭以围垣,即垒有院墙,因为是专储士民捐输的义谷,所以规模不大。管理上由里社长代管,所以,义仓属公设民营。而省、府、州、县的常平仓就不一样了,省、府有道员专管,每年造册报户部;州县设粮官,或由地方副职官员兼任。关于储粮数量,清初曾对大、中、小州县作出额定。枣强县额定储谷二万石(石,dan,音担,容量单位,1石等于10斗,等于100升。重量,明代1石是120斤,清代1石是100斤。二万石即200万斤)。因此枣强县常平仓的规模是“官亭三楹(间)”东西南北“厫(厫,ao,屋顶隆起的粮仓)十三座五十四间”缭以围恒,大门(参见清嘉庆九年(1804年)《枣强县志·仓储》)。规模还是很可观的。

    再回到“仓口”的村名上来。毫无疑问,早在金、元、明初,索泸河为官家的运粮河,在此设渡口和粮仓。且粮仓规模很大,分外仓、里仓。故粮仓周围几个村有“里仓口”之称。


    三:五个“仓口”的变迁。


    据《枣强县地名资料汇编》介绍,明永乐二年,张氏从遵化迁居此地,因有粮仓、渡口,冠以姓氏得名“张里仓口”;付氏、刘氏亦是永乐二年,从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,立村后得名“付里仓口”、“刘里仓口”;北仓口则是因村处粮仓北部而得名“北里仓口”;单仓口据传是明永乐二年由开封移民此地,得名“单家里仓口”。直到民国二十年(1931年)五个仓口的称乎仍为“里仓口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才省掉“里”字直称姓氏加“仓口。”

    再是从清康熙到清末,近300年来仓口一直是基层政治中心村:康熙(1662-1722年)时曾设有南里仓口保、北里仓口保。乾隆(1736-1795年)时,设里仓口保。嘉庆(1796-1820年)又设南里仓口保、北里仓口保。其南里仓口即今张仓口,北里仓口即北仓口。

    另值一提的是单仓口村。当初曾和北仓口是一个行政村,因姓单的多故称单家里仓口,后简称单仓口。也有的说是清乾隆年间,枣强知县单作哲修县志时,来到北仓口,见姓单的和自己一个姓,就从北仓口分出一个叫“单仓口”。但单仓口村里姓单的人说,村名不关单作哲的事。明嘉靖年间,村里人出了个叫单讷的人,并考中进士,授山西翼城知县。为官清廉,颇有政声。单姓人家倍感光荣,因此从北里仓口分出立村称“单家里仓口”,后省掉“家、里”二字简称“单仓口”。

    还有就是康熙十九年(1680年)《枣强县志》“古迹”一门中提到“卖浆台”:“在城北十二里李仓口,相传(姜)太公避纣时筑台卖浆于此,今遗址尚存”。查几部《县志》村名录均没有李仓口。而距城北十二里的是南里仓口。因此,可能是将“里仓口”的“里”字误写为“李”的缘故。



    作者简介:

       

     

    马金江,笔名马蹄疾,号炳烛斋主人,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,主任编辑。1948年10月出生,河北省枣强县人。曾当兵在部队17年,职至正营,转业后一直从事广电宣传工作,曾任枣强电视台副台长,执行总编。枣强县新闻高职第一人。

    主要著作:

    新闻作品集《棘城跫音》,中国文联出版社,1999.10;

    语言研究《熟语溯源》,中国民航出版社,2004.1;

    文字研究《汉字由来三说》,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,2008.8;

    读书笔记《炳烛斋闲话》,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,2012.10;

    散文集《鳞片集》,线装书局,2016.6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